《调 云 工 程 论》-04-1

  《调 云 工
  
  程 论》-04-1
  魏界民、赵捷、邹力帆
  创建时间 2008-6-30 最近更新 2013-9-25
  请有兴趣的读者,登陆sunview.net.cn三唯时文专题讨论,研究。
  科学界有个俗语:大胆设想,小心求证。调云工程是大胆设想,也要小心求证。下面对调云的科学性进行分析
  【四】、调云工程科学性的分析
  调云,有云可调吗?调什么云,调云动力是什么?调云的水的质量有多少?环境保护、生态平衡问题、工程实施难度、、、都必须一一认真考虑;否则,纸上谈兵。为此,我们应该对大气、云层、季风、山势、、进行量化分析!综合讨论!
  4、 1、水气与云层分析:
  4、1、1: 云 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:
  江、河、湖、海的水 ,以及土壤和动、植物的水分,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。水汽从蒸发物表面进入低层大气 的过程是:
  开始时的空气温度高,所容纳的水汽较多,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
  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,到了一定高度,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。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,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。
  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°C,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;如果温度低于0°C,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。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,就是我们看见的 “云”;
  水汽进入大气后,成云再被冷却致雨,或凝聚为霜露,然后又返回地面,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。以后又再蒸发(汽化),再凝结(凝华)下降。周而复始,循环不已。
  4、1、2云层(大气对流层)有什么特点?
 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,越靠近地面,温度越高,空气也越稠密;越往高空,温度越低,空气也越稀薄。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,分为对流层、平流层、等(见图)
  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层,空气的移动是以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为
  主的对流运动,叫做“对流层”。它的厚度不一, 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Km,在赤道上空为17 Km,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。大气中的水气几乎都集中于此,是展示风云变幻的“大舞台”:刮风、下雨、降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对流层内。
  现在,我们的脑海中就有了立体的云层分布图像了!它们是我们调云的理念基础。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这层高达4000--8000m的暖湿气流,暖湿青藏高原,进而水流七大沙漠,不就达到南水北调的目的了。说明调云工程的理论根据是对的。但是实践呢?
  4、2、 我们需要的云在那里?我们要调的云在哪里呢?
 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好 !下面 来看一下我们需要的云在何处?
  、云海茫茫、天水浩荡
  这是喜马拉雅山脉,珠穆朗玛峰两侧的云层比较图
  
  片
  只有一小部分翻过喜马拉雅山脉的暖湿气流形成的云,
  4、3云的来源,云的质量
  那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云在哪里呢?
  这是布达拉宫下雨照片
  它只是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少数云形成的降
  
  雨,而且知道雅鲁
  藏布江的水量是黄河水的四倍。那么大多数云的水量是多少?
  珠穆朗玛峰(中国境内拍照)1
  珠穆朗玛峰 2(飞机上拍照)
  照片看出,珠穆朗玛峰8884m四周云雾翻
  
  腾,云有的是;
  云是我们调云工程的粮草、资本,我们有了它就有调云工程
  从卫星云图可知,大量的云被喜马拉雅山脉挡住,只有少量翻越
  从卫星云图知道,虹吸效应的范围;我们将要开口的地点也可圈定
  图片是阿拉伯海的暖湿气流的流
  
  向
  几乎喜马拉雅山脉长2000Km山梁都被云层覆盖
  实际测量数据也有,
  在喜玛拉雅山南,印度的阿萨密邦,气拉朋文地区一个下午下雨20441mm。而在196
  
  1年七月的一次雨中,以26461mm的大雨创世界之最!它比北京地区四十三年的下雨总量还多,从而知道雅鲁藏布江的水量为什么是黄河水的四倍?(我们的调云工程把一部分暖气输送到山北,一则可以降低当地的水灾;增加了印度河水资源的合理分配;暖湿气流输送沿途的尼帕尔、不丹、锡金也增加了暖湿气流;与绿化有利,调云工程使多国都赢!)
  这样认识到了喜马拉雅山脉以南一带的云量十分丰富。结合印度的水文资料,我们可以肯定,调云工程将大大减小印度的水灾,更加合理的调配了印度河的水资源,并没有减少印度河的水量。
  喜马拉雅山脉以南,云源不缺,取之有益!
  云有了,可是它怎么才能过来呢?那么调云的动力在哪里?
  季风是我们调云的动力吗?让我们来看一下亚洲的季风有什么特点。
  接下一节《调 云 工 程 论》-04-2

http://www.lifang521.com/xlrd/644187.html

版权声明:
作者:admin
链接:https://www.6705.com.cn/2024/10/16/tiaoyungongchenglun/
来源:6705 – 生活资讯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