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 来 “陈伯达之子” ?(转载)
一篇名为《陈伯达的儿子陈晓农对中国六十年的经济评述》的访谈,让我诧异至极。而且内容更是荒谬直至。此文无视具体历史条件,套用固定思维方式,肆意歪曲和抹黑,本来不值一谈,但“陈伯达之子”的名号还是挺唬人的。于是在网上随便一搜,发现居然是“冒名顶替”的赝品。该文的真正作者是“程晓农”,而非“陈晓农”,跟陈伯达更没半毛钱的关系。在网上扒了扒程晓农的资料,原来是位美裔华人,经常发表一些危言耸听、唱衰中国的文章,像《2011年中国告别盛世意味着什么》、《中国经济进入严冬》、《国殇60年》……从这些别有用心的题目中就能看出,这位在美国研究“当代中国”的学者,对中国抱有一贯的敌意。奇怪的是,在冒用“陈伯达之子”名号之前,这位先生在中国大陆基本没什么名气,但是从“陈伯达的儿子陈晓农对中国六十年的经济评述”这篇恶意诋毁中国的“大作”在网络上流传之后,程晓农便身价暴涨,知名度大增,俨然成为一个研究中国问题的资深专家。
虽然后来不断有明眼人揭发和批驳,但这种借“傍名人”推销自己私货的目的已经达到。就像上文提到的那篇文章,在网上经过改头换面,比比皆是:“陈伯达的儿子陈晓农对改开的看法”、“陈晓农:邓小平不懂发展,还谈什么硬道理”、“陈伯达之子陈晓农博士对父辈精彩点评”、“60年中国经济评述 陈晓农博士”、“陈晓农(陈伯达之子)谈新中国60年——革命与改革”。这么多人都在传播此文,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看重陈伯达的名号,这其中固然有不明真相的转发者和恶意炒作的人,但祸根是为了出名、哗众取宠、蓄意假冒他人名义发文的程晓农,令人不齿的是,用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欺骗公众,不仅是人品问题,道德问题,也是任何国家法律都不能容许的。据称“所谓程晓农的夫人何清涟还在推特发声明,@HeQinglian:这是国内张冠李戴,我先生程晓农的文章被冠上陈伯达之子陈晓农的名字,谬种流传。我先生老家安徽休宁,是二程之后。他父亲原是(即我公爹是)华东师大一老教授,原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供职,与陈伯达身世相差甚远。谢谢告知。”在国外社交媒体上轻口一说,责任推的一干二净,仿佛自己还是事外人一般, 这种厚脸皮的功夫,不得不让人敬佩!?
还有“@余世存非常道”也感叹到:“哎,我们真是‘捣浆糊’的国民啊。首先这样的标题浆糊就不用读下去,其次基本功课还是要做一做好:程晓农博士被写成陈晓农博士,他并非陈伯达之子。”其实,不是功课没做好,而是故意为之,只有这样,才能让这些“出口转内销”的文章,达到 “吸引眼球”效果。对很多“捣浆糊”的人来说,这样的文章就是“盛世危言”,就是难得的“清醒”,岂不知被人糊弄了,还在替别人说好话。希望这样“捣糨糊”的人越来越少,只有这样,那些用心险恶的骗子的伎俩才不会这么容易得逞。
版权声明:
作者:admin
链接:https://www.6705.com.cn/2024/10/16/helaichenbaidazhizizhuanzai/
来源:6705 – 生活资讯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共有 0 条评论